民間力量見證 玻璃再生

新報
副刊【綠色先鋒】 2014年03月20日
 Q18-19-1                        Q18-19-2

 

白雪公主有玻璃鞋、占卜有玻璃球、手機有玻璃貼、黎明有玻璃之城……玻璃既實用又華麗,可是使用過後,每日多達300噸的玻璃會棄置到堆填區,自此再沒有璀璨閃爍的機會。而有人就憑結集了社區的力量以及親力親為,為香港的玻璃回收事務化身環保大先鋒。撰文:玉置浩然   攝影:大狗

玻璃回收第一人

香港玻璃回收第一人,不是政府,不是環保團體,而是「香港泥頭車司機協會」?對,因為協會內的員工最常接觸建築廢料和家居垃圾等,發覺在垃圾當中,玻璃這種資源是可以循環再用,所以工會四年前就開始了一個名為「玻璃再生璀璨」的計劃,而創辦人之一的項目統籌April更一手一腳在街邊執玻璃樽,親身體驗如何進行玻璃回收。
 

那裡最多玻璃垃圾?酒吧。每日多少人花天酒地、夜夜笙歌,遂大量啤酒樽會在隔朝堆滿整條「酒吧街」的垃圾桶,計劃的首個目標就是灣仔區。April雖然身為項目的統籌,但要親自在最前線進行回收工作。

他們每星期會有三日進行回收,在一天的工作當中,首先,會在清晨六點鐘於灣仔區的大街小巷收集玻璃樽。「倒塔咁早」的原因,因為他們是非政府組織(NGO),因此所有行動都是缺乏政府機構的協助,遂要與清潔工人鬥早,搶先收集得玻璃樽。然後,除了街頭巷尾的垃圾桶外,他們更會與酒吧合作,建議他們作好分類以及提供大型回收桶好讓他們回收。最後,就會由該協會聘請的運輸公司將回收到的玻璃樽運到回收廠。他們每次行動只有少於5-6個人,但每星期回收到的玻璃多達21噸,由此可見他們的力量是那麼「小而強大」。

 

缺資源計劃受阻

April表示起初計劃的時候想就想得很完美,但當真正落手落腳做的時候才發現有很多阻力,第一:社區缺乏凝聚力,本來想邀請酒吧一同協作做好分類以達至源頭減廢,但不是全部人都會合作,有些酒吧更只看利益,第一句便問「幾錢一個樽先」;還有社區內有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投訴他們,警告不要在大廈範圍內執拾玻璃樽,「其實執玻璃樽都係落桶先會嘈,但佢哋都唔體諒」。

第二:資源,因為他們提供玻璃給回收商是零收益,所以只靠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ECF)支持,另外,請人方面很困難,主要因為早起及厭惡性工作環境的關係,所以工作人員全都不只是為錢,是有一份為環保出一分力的熱誠才能堅持下去。
 

「沒有廢物,只有廢人」

要知道的是現在連洗碗都有萬五,但他們仍願意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工作,必定有原因。採訪當日與April一同工作的Tracy本身是一名老師,只有廿多歲的她說是想為環保出一分力,而談到滿足感,「憤怒就有,憤怒點解大家唔一齊合作,只要大家出少少力就可以減少好多玻璃廢物,但而家竟然得我哋幾個做。」此外,更有一名讀緊書的大學生和一個外國回流的經濟學者,他們異口同聲表示,為了環保,少少辛苦唔緊要,「玻璃樽明明好有用,點解要扔去堆填區呢?」而April說:「現在玻璃樽都沒人回收,原因只是因為冇市場,但係有用嘅嘢唔係由值唔值錢去決定,我哋有句說話:『沒有廢物,只有廢人』,我唔想做廢人,而玻璃亦唔應該係廢物。」所以,她希望這個計劃/行動可以提倡到這個環保的意識與概念。

後感:

今次訪問計劃的統籌April,很欽佩她的堅持和理念,由起初遇到很多不同阻力與無助,但仍然堅持,到現在為玻璃回收作一個成功典範,別人一說起玻璃回收,就會說:「泥頭車司機協會做緊啦!」,也證明民間的力量的確能改變社會,同時也顯出政府的無能,要人們推動才有行動。

而訪問前,我對玻璃回收這類環保題目不太有感覺,但當天「倒塔咁早」跟她們工作,而後巷這個「異世界」更對我有甚大的衝擊,骯髒爛臭、遍地曱甴,但看見她們努力用心去收集玻璃樽,我也深受感動,原來環保的最前線,是這樣的……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媒體報導, 最新消息.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