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瞓身玻璃回收

忽然一周126期 2013-2

(擊點放大圖片)


一個人的力量好似好微小,但他們創造了奇蹟。憑個人力量摃起回收玻璃這項大業,用雙手去摷垃圾揀玻璃樽;甚至將成副身家押上研發玻璃再造。是甚麼令他們如此不顧一切?使命感、社會責任?可能純粹是「睇唔過眼」。玻璃明明可回收再造,卻遲遲未見政府落實長遠回收政策,堆填區爆滿在即,仍每日推300多噸玻璃落去加重負荷,是否真要眼白白看着郊野公園淪為堆填區?他們將一己力量發揮到極限,結果每日回收到幾千個樽,佔玻璃棄置總量不知有沒有1%。係微不足道,但種子落在土地便有發芽的希望。

我們「泥頭車司機協會」兩年前發起了「玻璃再生璀璨」回收計劃。起初大眾都有點出奇,乜原來泥頭車司機環保觸覺咁敏銳?因為司機每天都深切體會傾倒堆填區的垃圾是多驚人,而且觀察到很多都可回收再造,覺得很可惜,於是發起回收計劃。由玻璃起步,因為玻璃較貼身,人人接觸到,亦算容易處理,其他固體廢物,如石屎廢料、家具等,回收更傷腦筋。2010年計劃得到「環保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開始推行,我成了統籌。乜都一腳踢,教育、宣傳、與商舖機構和食環署協調等;連前線收樽工作都是我負責。逢星期四和六清晨我會到灣仔駱克道一帶酒吧,將垃圾一袋袋推到修頓球場側盧押道垃圾站自己分類。好彩的話會招募到義工幫手,有時亦會請到兼職,但人手和資源始終嚴重不足,無法不自己落手落腳!早上6時開始收集,同步進行分類,趕在11時前完工送到屯門玻璃回收廠。原本計劃為期兩年,今年6月完結,但因為剛剛才向食環署爭取到盧押道這處地方用來分玻璃樽,加上市民對玻璃回收意識才剛提高了些許,不想就此打住怕前功盡廢,於是計劃再延續多兩年。環保署依家睇緊回收數字,我們每次出動可回收5,000個酒樽,約2.7噸。不過我覺得環保不是追求數字,要培養成習慣,市民的意識最重要。

90後學生Bilis和阿健:另類生活體驗

我們是在勞工處找到這份「摷垃圾」兼職,時薪有40多元。雖然有其他選擇,但因為想體驗生活,所以來做垃圾佬。朝早街頭原來好多公公婆婆,一早就四出執紙皮,看到這一幕幕情景,都會有反思。摷垃圾過程中,又會有很多有趣發現,例如經常撿到銀紙!

OL義工Ruby:盡一分力

我住東涌,這天乘第一班地鐵出來灣仔幫手執玻璃。一直我都覺得玻璃無回收途徑,知道April他們的工作是回收玻璃,當了解到他們人手和資源緊絀,便決定來幫手。我從未做過這類工作,但做落也沒有太大反感,係有點污糟,但可以接受。見到咁多玻璃樽被棄,都幾心酸,好在我們可搶救到部分。

回收廠老闆DixonTerence:幾次差點執笠

七、八年前,我們已發現香港垃圾問題將會日趨嚴重,於是參與廢物變建材研究。當時理工大學一項玻璃循環再用取代砂做磚技術可行,我們取得理大授權膽粗粗開了玻璃磚廠,回收玻璃造地磚。2006年開廠,其間有幾次都差點執笠。原料不是最大問題,很多機構,如汽水廠、牛奶公司、酒店,都樂意免費送廢棄玻璃來。近年還有April一個月多次送來的酒樽,每月有50噸。工廠每日可處理200噸玻璃,甚至更多,但初時礙於玻璃磚沒有銷路,想處理更多也不行。玻璃磚一塊售4元,加上本地生產,運費低,成本比澳洲或歐洲磚平三、四成。不過始終不夠內地磚平,未能打動建築界轉用。直至近年推行環保計分制,建築商用環保料可加分,對承接工程有幫助,玻璃磚才開始有人問津。當年也試過向政府部門敲門,但全無反應。即使蝕光錢,我們也沒打算放棄,能喚起人的意識、帶出訊息都是收穫。而且我們有信心,成本低又可減少堆填區負荷,這門雙贏生意一定有出路。2010年曙光初露,政府終於立例,規定公共建設要用環保原料。磚廠總算正式「投產」,現時每月處理約300噸玻璃,雖只佔全港玻璃廢料不足3%,但有開始就有希望。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媒體報導.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