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april
Treasure in Glass: Talk and Tour
to enable participants: 1. to understand why glass recycling is important and urgent item in waste management; and 2. to initiate actions to conserve and recover natural resources. Activity 1: A talk on Glass Recycling in Hong Kong The … Continue reading
美酒展1.5萬玻璃樽回收製磚
明報 2012-11-5
由旅遊發展局主辦的一連4 天「美酒佳餚巡禮」昨晚曲終人散,當局估計累積入場人數達18.8 萬人,較去年的16.8 萬人增加12%。連日來入場人士品嘗美酒,丟棄的酒樽亦不勝其數,有見及此,旅發局與匡智會的玻璃樽回收行動合作,將活動廢置逾4 噸即約1.5 萬個酒樽,送到回收場製成環保磚,免被送到堆填區。 Continue reading
回收「哈囉喂」酒樽造磚
太陽報 2012-11-2
香港泥頭車司機協會於今年萬聖節期間,在蘭桂坊、蘇豪區與灣仔一帶舉行「哈囉喂Halloween搶救棄酒樽」行動,加派車輛收集玻璃樽,合共收集到六千多個玻璃酒樽,較去年及前年同期多近一倍。協會將收集到的玻璃樽運往回收公司,製作環保磚頭,減少浪費。 Continue reading
「玻璃有寶」行動
玻璃是百份百可循環再用的物料,但香港的回收率只得3%,遠低台灣及國內。要拆解扭歪的現象,請成為「玻璃再生」大使,透過認識,抓出策略,還原玻璃永恆的價值。 活動一:「玻璃有寶」講座 讓參加者認識玻璃的特質、香港主流處理廢玻璃的方法;和可以有的展望。同場示範將充滿生機的植物,與玻璃樽呼應,構造和諧美麗的生態。 日期: 2012年11月13日(星期 二)晚上7:30-9:30 地點: 九龍佑寧堂 (佐敦道4號,近佐敦地鐵站) 註: 參加者請帶同一個寬口玻璃瓶,用作盛載植物。 活動二:參觀屯門「環保園」及「奧比石」環保磚廠 親身體驗玻璃循環再用的出路 日期: 2012年11月18日(星期日) 出發: 1. 灣仔盧押道垃圾收集站停車區,上午8時正 2. 太子運動場道(太子地鐵站A出口外),上午8:30正 【行程緊迫,逾時不候】 註: 1. 參觀者須曾出席大使培訓; 2. 參觀者須穿著密頭鞋及舒服衣著、自攜防晒物品、食水和適量小食; 3. 回程約下午1時至1:30; 4. 是項活動,費用全免,額滿即止 查詢及報名:電話:5316 2907 電郵:info@greenglass.org.hk 社交網:Green Glass Green 網頁:www.greenglass.org.hk
Recruit Halloween Glass Ambassadors
Halloween is the great day to have fun. Afterwards, thousands of wine bottles are left behind. In the last two years, Green Glass collected over 6,000 bottles on this special day without counting the glass bottles cleared by the government … Continue reading
「哈囉喂(Halloween)搶救棄酒樽」行動
招募行動員 10月31日萬聖節期間,灣仔和蘇豪蘭桂芳萬人空巷,僵屍、女巫、斷肢、魔鬼、…大家期待進入虛幻,狂歡一個夜晚。狂歡熱點——酒吧已嚴陣以待,搞什麼特別派對,牛頭馬面一一供應,但求擦新生意記錄。 狂歡後,剩下滿舖及滿地酒樽。「玻璃再生璀璨」以往兩年在萬聖節這一晚在灣仔由他們執拾的酒樽已超過六千個,已不計食環署在早上派垃圾車清走酒吧區大量的酒樽和垃圾。這裡出現兩種處理,前者是廢物分類,循環再用;後者的目的是快速將廢物清走,盡促出現一個整潔的市容。 為阻止酒樽大量被棄,「玻璃再生璀璨」在11月1日零晨4:00至上午11時在灣仔、蘇豪和蘭桂芳進行「哈囉喂(Halloween)搶救棄酒樽」行動。 由於忙,可能影響平時把酒樽源頭分類的酒吧食肆,我們便需要更多人手分揀酒樽。如果酒吧食肆朋友沒有怠慢,我們亦需更多人手搬抬這些加碼酒樽。
Holiday Break
Luard Rd. glass collection service (inside the RCP) is suspended on Statutory Holidays. Please take note that it closes on Oct 1 & 2. For enquiry, call 9642 1896.
玻璃緣
「April,有人找你。」我剛打點玻璃樽,從後巷出來接上行人路。第一個眼球反應即場掃描有否穿制服的,沒有,那不是什麼物管或食環的投訴了。眼前一亮是一男一女,兩者前面各纒著孭帶,是一對BB。 “We said to bring our new born twins to you to have a look” 這是數個月前跟環保夫妻說話,想不到他們牢記著這個指腹的約會。爸媽是玻璃回收點常客,以前說話很有表情的爸,靨容看來有點累父母的心力交瘁。兩個BB三個月大,晚上還間中叫喊食奶,且奶粉問題多多,日本的也存問題;我說笑叫他們在老家美國訂奶粉過來,以作紓緩。 「奶粉貴呀。」出生早一分鐘的大哥食得多,頭都大過細佬的,媽媽輕撫老大的光頭笑道。「細佬會迎頭趕上的,」爸給細佬鼓勵,並言會賺多點收入買奶粉,請孩子放心。哎喲,細佬鬆容不迫掃了我一眼,打了個O型嘴號,莫非給我什麼提示? 爸或許解讀了,「我們下次會帶更多玻璃樽來回收」。我轉過身說,下次你的孖仔或許會幫手帶玻璃樽來找我(不少Baby food用玻璃樽包裝的),這一家四口與我真是結了玻璃緣,祝Spencer和Julia身體健康,快高長大,有朝一日成為玻璃回收義工!
回收員有感
「我不是廢柴」:「玻璃再生」大使工作坊上,有三位回收員分享他們的體驗;其中兩位是將要入讀大學的朋友,另一位是與我一起在盧押站渡過冬春夏的Della。她做回收工作非常仔細的,除了玻璃,紙筆膠刀叉鐵…她一一不放過。有一次我接報上海街404號活化廳的回收桶被塞爆了不少垃圾,需要清理;她知道後毫不猶疑,在工作坊後,帶著簡單工具,便去整頓那些無公德人士棄置的垃圾。Della珍愛地球資源,對垃圾無絲毫顧忌。在工作坊後,她書寫了以下對玻璃回收的感受…。 我與玻璃的結緣 我与 [玻璃再生璀璨] 的结缘 算是最平最没有驚喜的。 家裏的玻璃要找地方回收,所以在網上尋找玻璃回收點,輾轉間當上義工,最後成爲玻璃 的一員。 回想每週在灣仔街道推着绿色回收桶穿插於繁忙的灣仔商業區,我們高聲喊嚷 請路人讓開。至今超過大半年的磨練,我已慢慢適應清早五點鈡起來,五點半趕車到灣仔。 對我來說,體力是最難的一関,因爲大部分時間要需要獨力搬起一些超過20 公斤的大袋垃圾,才找到那些酒吧的玻璃瓶垃圾。 使命感讓我堅持這份工作 當我一邊想着 我們這群玻璃戰士辛勞地盡可能拯救每个玻璃樽,避免运往堆填區之際, 我們身旁盧押道垃圾收集站内的工人如常將一袋袋夾雜大量玻璃的 垃圾袋掉進垃圾車, 轟隆轟隆的巨響與我們將玻璃樽逐一掉入回收桶的清脆的叮叮聲 都同步上演。 原來我們只是在檢回來大瀑布濺出來的水花,大瀑布始終仍是奔向大海。 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的不起眼,這樣的微不足道?? 我們都知道 [減用 重用 回收再做] 的定律裏,回收或許是最後可行之計。 每次回收日我和數位戰友最多才可以收集十多桶玻璃,與每天運往堆填區的玻璃的確是 蚊比牛比。 但我們相信每次的街頭回收行動,就是個最真實的真人宣傳片,讓路過的市民遊客都知道 玻璃是有價值的 有出路可以再生的不一定需送往堆填區,儘管這條路很艱辛,有很多限制,至少希望可以引起市民對垃圾圍城這迫切問題有所思考,這些都讓我繼續留在這條玻璃回收的路上。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