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推玻璃回收製環保磚

香港商報 2010-11-29

【香港商報訊】記者余慧珊報道︰香港政府於1998年推出回收桶,以「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為口號,鼓勵市民將垃圾分類,方便循環再做,而同樣屬於可再生的玻璃樽卻一直被忽視。鑑於香港收集玻璃樽的地方寥寥可數,香港泥頭車司機協會遂於6月展開為期一年的「玻璃再生璀璨」項目,以灣仔盧押道垃圾站為收集點,將廢棄玻璃樽運往磚廠製成環保玻璃磚。協會昨日帶領市民參觀納比箨環保建材有限公司位於屯門龍鼓灘的廠址,了解玻璃磚的生產過程。

政府在2008年取消葡萄酒稅,並大力打造本港成為區內知名葡萄酒拍賣中心,令葡萄酒銷量急速上升,間接製造更多棄置酒樽,大大加重堆填區負擔。其實玻璃屬可循環再做物料,主要成分為矽砂、純鹼、石灰石等天然物質,經壓碎後可製成玻璃磚,不會釋放化學物質及溶解。近年政府亦鼓勵公營建築多使用玻璃磚,如部分公共廁所等。

磚廠日製60 噸玻璃磚

納比箨環保建材有限公司是本港製造玻璃磚的先鋒,2005年成立至今一直致力於生產玻璃磚,其主要物料為建築廢料、廢玻璃及煤炭。營運經理林志陛表示,磚廠現時每日大約可製造60噸玻璃磚,每生產1噸約需時15分鐘,再用1日時間風乾。

港平均日棄 300 噸玻璃

他又指出,雖然廢玻璃主要經回收或轉贈所得,但將玻璃磨碎的成本亦不低,加上仍需購買英泥等生產材料,因此玻璃磚的價格與內地磚相比會較高,但比外國磚便宜。

香港平均每日棄置300噸玻璃,僅得百分一獲循環再做,成績遠比內地及台灣遜色。香港市民普遍對回收玻璃缺乏認識,只有小量汽水樽和牛奶樽獲回收。

香港泥頭車司機協會建議市民,可自發性在屋苑收集廢棄玻璃,送到磚廠令玻璃重生,使日漸飽和的堆填區得以紓緩,為環保出一分力。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媒體報導.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