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柱變「再生社區」 玻璃海洋展現環保藝術

星島日報地區報香港區 P11
11/04/2014 –  17/04/2014

20140411_SingTaoDistrictPost_p1-page-001

近年赤柱,湧起陣陣藝術與環保漣漪,但裝置、回收桶的背後,是正待擴散的環保教育工作。兩年前開始的「玻璃再生在南區」(SGRI)計劃,帶動區內學生邀請食肆參加,並設計回收桶。今年第二屆「海洋藝術展」本月在赤柱海濱長廊及廣場舉行,展品包括由學生設計的環保藝術裝置。

赤柱海濱長廊其中一作品「膠花園」,是本地藝術家姜立如帶領二十五位來自優才(楊殷有娣)書院的學生,把二千多個回收膠樽和三百五十個玻璃樽等,拼湊成曼陀羅藝術裝置,並以藍、紫等冷色系的樽蓋及樽身的高低起伏,模仿海洋的波紋及漩渦。

漩渦把環遊世界的塑膠和玻璃,捲到日益增大的太平洋垃圾島,姜立如用以垃圾島照片,啟發學生思考海洋污染問題才動手創作,其中一幅觸動了中五學生黃琬婷和梁洛鈞,「那是一位藝術家把雀鳥肚中找到膠袋和膠片,再拼湊成其內臟。」

學生感觸良多

學生親手清洗大量膠樽和玻璃樽時,眼見發霉的水樽和榨乾的檸檬皮,才驚覺先清洗才拿去回收的重要性。中四學生李蔚琪特地在玻璃樽身貼上膠紙,再熱溶膠連接待展覽結束後,可拿去回收,不會成為另一廢物。

「玻璃再生在南區」計劃,兩年前由地區義工Christine Bruckner和Maria Gillette在赤柱發起,收集酒吧食肆的玻璃樽,再由香港泥頭車司機協醒運送到工廠製成環保磚。「錢只花在購買回收桶和運輸費用上,其他工作全由多名義工分擔,包括用環保皂清洗回收桶,巡視回收桶情況。」除了教育市民把玻璃樽清洗,義工亦在區內舉辦環保工作坊,把玻璃樽變為飾物、器皿等。

現時已於赤柱設置十個回收桶,包括赤柱廣場和其多個食肆,但她希望計劃能推廣至整個社區,「不只是一群人、一所學校參與。」因此起動區內學生設計回收桶,以及游說店東參與回收工作、「小孩比大人更有感染力,由他們跟店東說,店東更樂於協助。」

垃圾砌成特色「排檔」

由香港青年藝術寥會、海洋復原聯盟、領匯管理有限公司、赤柱廣場及南區區議會聯合辦的「海洋藝術展2014」,四月十二日至五月四日於赤柱海濱長廊及赤柱廣場舉行,展示十二位本地、海外藝術家及五十多位青少年所創作的六組運用舊物、回收物創作的雕塑及裝置作品、多張攝影作品及舞蹈表演。

德國藝術家Liina Klauss把沿岸拾到的沙灘廢物如水樽蓋、塑膠粒、飲管、打火機按顏色分類,花一百五十小時拼砌成「垃圾排檔」。每逢周末,Liina會親自「擺檔」,市民要「購買」物品,付出的不是金錢,而是看法,因為價錢牌上是一個個環保概念。

愛玩浮潛的朋友都知道,香港珊瑚品種豐富過加勒比海。本地藝術家岑嘉慧的「珊珊礁」,則以回收廣告横額的帆布為物料,表現海底珊瑚被塑膠廢物覆蓋的景象。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媒體報導, 最新消息.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